如何在三国志战略版中选取分城合作
分城选址的核心在于平衡资源获取与战略防御需求。建造分城需要满足两个基础条件:名声值达到6000同时占领11块呈H型相连的土地,且中心地块必须为6级或更高级资源地。选址时应优先考虑资源密集区域,尤其是铜矿、石料等高需求资源点,同时需评估周边势力分布,避免将分城建在敌对势力活跃区域。分城的资源产出与主城互通,但军事体系完全独立,这意味着分城能提供额外的资源储备和部队编制空间,但需从头建设城建与科技。
分城的战略定位需根据同盟整体布局调整。若同盟处于扩张阶段,可将分城建在战线前沿作为军事前哨,利用其防御加成和额外部队编制功能巩固阵地;若以资源积累为主要目标,则建议选择远离交战区的安全地带,靠近同盟核心区域以便相互支援。分城与主城的距离不宜过近,否则易被同一波攻势同时攻陷,但也不宜过远导致支援困难。分城迁城功能允许72小时冷却期内调整位置,但需消耗500金铢且需重新满足6级中心地的条件。
初期应优先提升民居至20级以最大化铜币产量,随后集中资源升级四大资源类建筑(农场、采石处等)至10级左右,确保基础资源供给。军事建筑中,兵营和阵营协力加成为优先项,前者提升部队容量,后者强化特定阵营武将属性。守备类建筑如城墙、烽火台可延缓敌方进攻并提供视野,但投入资源需谨慎,避免影响主力发育。分城仓库等级需与主城同步提升,防止资源溢出浪费。
由于分城预备兵独立且统御值受君王殿等级限制,建议配置1-2支二线队伍用于屯田、铺路或攻城,主力部队仍驻守主城。若资源充足,可分城培养器械部队专攻城池耐久,或组建克制性兵种应对特定敌人。分城部队行动需与同盟战术配合,例如协同驻守关卡或集中火力攻占高级资源地。分城军事建筑升级后,可逐步将主力调至分城以利用其独立预备兵系统,缓解主城征兵压力。
长期规划中,分城是资源链与战略纵深的关键节点。其铜币产出能稳定支撑赛季末武将招募,而额外仓库容量可辅助主城突破君王殿升级的资源瓶颈。分城在后期可作为战略支点,通过迁城占据要道或资源州咽喉位置,但需提前评估防守能力,避免成为敌方俘虏目标。分城与主城的协同需动态调整,例如战争阶段侧重军事,和平期侧重资源积累,最终实现1+1>2的整体效益。